山丹花吐着花蕊,百里香带来草原的清香,有斑百合开着橘色的花朵……6月18日,北方新报正北方网记者在呼和浩特市植物园看到,来自大青山以及内蒙古各地的本土花卉在这里争相怒放,这些花种将发挥其节水耐旱的优势,运用于园林绿化。

“草原上最美的花,火红的萨日朗,一梦到天涯,遍地是花香……”6月18日,北方新报正北方网记者在呼和浩特市园林科研所在呼和浩特市植物园内的引种训化试验田看到,美丽的“萨日朗”——草原上的山丹花,在这里开得正好,橘红色的纤细花瓣向上卷起,长长的花蕊吐露芬芳。

除了山丹这种广为人知的内蒙古地区代表性花种,这里还有耐践踏的百里香,匍匐在地表,开着一望无际的小粉花,人行所到之处,散发着草原的清香,还有花型娇小的有斑百合,作为高级现切花材料出口日本的刺头儿“蓝剃头”,野生爬藤植物萝藦……草原上不知名的小野花们在这里有了名字,一垄垄试验田整齐排列,不同花种挂着小牌子, 与街头常见的人工栽培的花卉品种不同,这里的花卉主要来自于大青山的山野烂漫处,以及内蒙古自治区和周边西北地区的抗旱物种。

“其中,不少花卉都是我们科研人员从大青山采集的种子,为了保护大青山脆弱的生态环境,我们发现一个物种后,不会直接挖走,而是多次观察,等待种子季收集花种,带回试验田,实现由‘种子到种子’的繁育,”野生课题项目组科研人员魏红梅告诉北方新报正北方网记者,这些本土野生花卉都是多年宿根植物,播种一次可以连年生长,兼具耐寒抗旱的特性,这些天生天养的本地物种,几乎不需要人工灌溉,天降雨水就可以过得生机勃勃,大大降低后续养护成本,符合首府节约型园林的发展理念。

“以前的园林设计理念是造景式、花坛式,成片种植人工栽培的品种花卉,现在的园林设计理念则是趋向于去人工化,返璞归真,展示大自然最美的原生风貌,”魏红梅告诉北方新报正北方网记者,这里不仅是试验田,更是一种种子基因库,为了将本土物种保留、培育,科研人员们为此已默默研究了20多年,如今经过多年越冬试验,已经培育出形形色色的野生草原花朵物种,将运用于首府的园林绿化中,打造以草为底色的缀花草坪、本土物种“花境”,让市民们可以在市区欣赏生态草原景观的同时,也欣赏到来自大青山山野烂漫处的原生野花。